网站导航
中伏,三伏之一,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1]。也叫二伏。2020年中伏共20天,日期为7月26日-8月14日。
转眼间又到了中伏,天气十分的炎热,今年中伏几天?中伏怎么养生?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养生之道
中伏之
七
月
二
六
日
今天就进入了“中伏”
也将迎来全年最热的时段
闷热、潮湿、容易中暑
养生关键要祛湿
要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才想到喝水
呆在室内,空调别开的太低
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中暑
“中伏”时节气高温闷热,且是雷阵雨最多,易挟湿。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最易使人心气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会引发苦夏、中暑等病。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在已经进入中伏了,从养生角度来看,“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伏天养生八大重点,做好了这些一整年都少生病。
养气
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养生策略: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是人参中唯一一个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养心
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所以,夏天是心脏最累的季节,所以夏季宜注重护心养心。养生策略:中医认为,夏季养心,而心最喜欢的是红色,夏季宜多吃红色食物。比如红枣、樱桃、葡萄柚、藏红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健脾
夏天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为后天之本,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养生策略:喝橘皮茶,可以在药店买制好的橘皮,每次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这道橘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祛湿
夏天多暑多湿,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养生策略:冬瓜莲子粥,冬瓜100克,莲子80克,水适量。冬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莲子洗净,同煮成粥。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赤小豆、薏米用水浸泡2小时左右,大米洗净,同煮成粥。
解暑
三伏天温度高、湿气重,解暑祛湿不可少。养生策略:豆蔻发散郁热、祛湿的作用不错。豆蔻性温,归脾、胃经,有温脾胃阳气的作用。将整粒豆蔻和冰糖一起熬汁,煮好的豆蔻水不但非常清香,而且口感甘甜,是一款清凉解暑,又不损伤脾胃的好饮品,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喝一些。
清火
夏天与“心”相应,人到夏天都上“心火”,这个心火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养生策略:伏天养生必备莲子心,就是莲子中间的绿芯,能清热去火,主要清的是心火。如果心烦、失眠、舌尖上还有口疮,可以用莲子心20颗,也可以加上绿茶,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清热解毒
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养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清热解毒。养生策略:绿豆汤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皮肤上出现痱子、皮疹,可能是因为体内热毒过盛。如果要喝绿豆汤,煮的时间就应加长,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豆子煮烂到开花。
安眠
夏天昼长夜短,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如此“阴阳失衡”,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养生策略:很多地区有暑天吃蜜汁藕的习惯,有清热、养血和除烦的多重功效。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后,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暑天吃藕有安神和帮助睡眠的作用。
中伏养生首选瑜上卿
一排、二补、三轻松
TiQingSong项目是韩都集团专家团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联合研发而成,是中医古方与黑科技的碰撞,整合能量,多维赋能,涵盖三大环节(光磁疗法、草本精粹痧疗施术、温灸拉筋)。改善人体亚健康,激活细胞,还原机体年轻态,让您一排(排湿、排寒、排毒);二补(补气、补血、补神);三轻松(神清气爽,一身轻松)。
本文系作者授权加盟网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加盟网(tcsdjmw)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条评论
回复
120/120